2025年3月27-28日,第27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暨技术产品博览会在山东青岛隆重举行。作为全球数字信息交互的专业服务商,青纵携各类智慧交通解决方案及多款硬核新品强势亮相,成为全场焦点。青纵展位人流如织,动态演示与实物交互结合,直观呈现技术赋能下的交通新生态。
重磅新品,全场瞩目
在本届展会上,青纵携控股子公司,广东青纵瑞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(简称“青纵瑞达”),最新研发生产的重磅新品——“交通高精毫米波雷达”精彩亮相。展会上展出的93GHz与80GHz系列交通高精毫米波雷达产品吸引了众多目光,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、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驻足围观,表示出浓厚兴趣与高度认可。
青纵瑞达拥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基因的专业团队,著名雷达专家领衔,拥有多项雷达核心技术,专注于交通高精毫米波雷达系统开发和智能化应用。通过持续深耕与不断创新,青纵交通高精毫米波雷达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突破,成功解决了传统路侧毫米波雷达“看不远、看不准、分不清”的行业痛点。
青纵交通高精毫米波雷达能在高速公路直道、弯道、匝道口、隧道等场景实时监测10个车道中多达512个各类目标状态,包括对车辆数量、行驶轨迹、车速、位置等要素进行全天时全天候精准检测,定时统计车流量相关信息;也可以实时检测出异常停车、超/低速、拥堵、逆行、跨线、行人等异常事件,尤其能远距离实现对抛洒物以及路面沉降、路面落石等难点事件的高精度检测,这是完全区别于传统毫米波雷达的存在。
基于雷达检测的远距离技术优势,青纵成功推出2000米毫米波雷达对射方案,相较于传统毫米波雷达能有效降低整体成本、建设难度与维护难度。
在探测精度方面,其高精度电扫技术能精准地检测和稳定地跟踪各类目标,对车辆的位置、距离、车速等关键基础状态进行全天时全天候精准检测,全程目标检测率>97%,有效降低漏报和误报,确保交通安全管控中各类应用系统的精确性和可靠性。其在抛洒物、路面沉降监测领域亦表现卓越。
在单目标追踪与多目标识别方面具,其角度测量精度可达0.05°,更实现了小于1度的角度分辨率,从而实现了车辆的远距离车道级跟踪检测,提高了雷达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,提升了道路整体监测质量。
基于工信部的新规定,青纵同步推出了93GHz的毫米波雷达产品,更打破国际芯片设计巨头在雷达芯片市场的长期垄断地位,实现了核心芯片的国产化。
软硬协同,全域赋能
青纵还带来了一系列多元化的智慧交通解决方案,深度布局并全面赋能智慧交通领域的各个维度。
其中,青纵智慧隧道解决方案是全场的一大亮点。青纵智慧隧道解决方案是由毫米波雷达,隧道灯、隧道发光标志、隧道内情报板、车道指示器等前端设备组成感知层,感知数据通过网络层、数据层和应用层的处理,进入交通控制、智慧照明、消防报警等八大子系统,最终实现隧道“一张图”管理,隧道运行状态全掌握,数据可视化监控以及消防全自动联动控制的核心系统控制需求。
目前,青纵产品已应用于深中通道、广州金光隧道、挪威海底隧道Ryfast项目等多个国内外重要智慧隧道相关项目。
轻透革新,屏界无界
另外,本次展会青纵还带来了新一代轻量化智慧交通方案的核心新品——畅风轻透屏。
该产品以其“透风不透光”的设计为核心,透风率≥29%,打破了传统屏显局限,在保障信息清晰显示的同时大幅提升抗风性能,降低门架倒塌风险;特殊的折面结构优化司乘视角,减少道路安全隐患;全铝轻量化设计让其具备了极致轻薄、运输安装更省心的重要优势;搭配无风扇散热系统与IP65级防护,无惧极端环境,低耗节能且全年稳定运行。
青纵畅风轻透屏支持ETC、市政道路等场景快速部署,复用现有设备降本增效,为智慧交通落地提供轻量化解决方案。
从交通高精毫米波雷达的智慧感知到智慧隧道解决方案的全域赋能,再到畅风轻透屏的轻透革新,青纵始终站在智慧高速的行业前沿,以 “硬件革新 x 软件智慧” 双轮驱动,不断在智慧高速领域书写崭新篇章。此次展会不仅是青纵技术实力的集中展现,更是青纵对智慧高速未来发展路径的深度思考与探索。
未来,青纵将始终践行“用科技服务全球”的使命,探索更多前沿技术与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,为智慧高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。青纵期待与各界伙伴携手并进,共同开创智慧高速的新未来。
青纵,看见更多可能。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